看完故事學這本書,你能擁有的能力
1.喚醒你內在的謬思,靈感一觸即發
2.增進溝通表達能力,提升個人魅力
3.提升邏輯力,成為有影響力的人
4.讓寫作能力扣人心弦
誰適合閱讀故事學?
1.想增進寫作能力/故事敘述力的人
2.需要寫文案的品牌行銷專員
3.想要言之有物,促進表達/演說能力者
4.想自我成長的人才
5.想增進個人魅力,聊天時想侃侃而談的人
當第二個登月的太空人

三個傻瓜這部電影中,教授問學生:誰是第一位登月的太空人? 學生們回答:阿姆斯壯! 教授又追問:那第二個呢? 結果學生們都不知道答案。教授這時下了結論: 一定要拿第一名,因為沒人會記得第二名
作者-歐陽立中老師的故事
作者從小到大的比賽歷程,一直與第二個登月的太空人這個概念密不可分,國小參加演講比賽時,儘管使出了渾身解數,觀眾席也爆出如雷掌聲,但最後只拿了第二名。第一名就像阿姆斯壯,而作者只能當第二個登月的太空人
國中時,比賽相聲,他勝券在握,卻還是敗給對手,自己仍是第二個登月的太空人
高中時著迷辯論,但因為思考速度太慢了,只能當替補選手,所以在辯論會場上,別人是阿姆斯壯,而他依舊是第二個登月的太空人,這讓作者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天分
數年前,他報名了中廣演說家擂台賽,憑藉多年的比賽經驗順利晉級決賽。這時他思索著什麼題目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,他轉念一想,把過去屢戰屢敗的經驗作為演講內容,再將題目訂為做第二個登月的太空人
他說了國小,國中,高中比賽失利的經歷,但豐富的演說表達經驗讓他順利通過教甄。在演講的最後,作者說了第二個登月太空人的故事:大家都知道第一個登月的是阿姆斯壯,而第二個登月的太空人則是巴斯艾德林。其實巴斯艾德林的形象你一定知道-玩具總動員的巴斯光年就是以巴斯艾德林塑造的角色。評審在聽完作者的演說後報以如雷掌聲,這一連串失敗的經歷,卻讓作者成為冠軍!
看完歐陽立中老師的這則故事後,讓我想起賈伯斯曾說過的一句話:
你不能預先把經歷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,只有在未來回顧時,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再一起的。所以不要低估自己的付出,要相信這些片段一定會在未來派上用場
說故事需要的是方法而不是天分,這本書是歐陽立中老師淬煉出的精華,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吧!
啟動故事雷達
好故事須具備的5大要素
時間 | 決定故事的出發點,觀眾才能知道該從哪裡出發 |
地點 | 決定場景,幫故事造境 |
角色 | 角色注入生命,讓故事立體,角色不用多,重點是角色之間的恩怨糾葛 |
情節 | 故事的邏輯,在每件事之間製造因果橋,將各個元素環環相扣 |
對白 | 讓故事生動的關鍵 |
活用這5個故事元素:
大衛像的鼻子

文藝復興時期(時間),佛羅倫斯是有名的藝術之都(地點),當時有位傑出的藝術家叫米開朗基羅(角色)。有一次,他奉命雕刻大衛像,花了很長時間,終於完成了。這時候市長(角色)來了,他沒有藝術細胞,卻很愛挑剔,他看到雕像後就跟米開朗基羅說:「雕像的鼻子太大了! 很醜,把它修小一點」(對白) 雖然這個要求很不可理喻,但米開朗基羅沒有生氣,反而笑著說: 「好,我來改」 他拿起雕刻刀敲打,雕像石屑紛紛落下(情節)。米開朗基羅停下動作,問市長: 「這樣可以嗎? 」市長滿意的說: 「好多了!」 其實事情的真相是:米開朗基羅沒有做任何修改,他只是把石屑握在手裡,再讓石屑落下來,讓市長以為已經修改了。他巧妙地避免與市長的衝突,成功讓偉大的藝術品誕生
1.提問力-用4F提問法挖出好故事
這個方法可以從平凡的人身上挖出不平凡的故事,也能促進你的聆聽能力與好奇心,在提問與傾聽的過程中,也能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
4F | 說明 | 舉例-訪問李安導演 |
---|---|---|
事實(Facts) | 基本核心,代表一個人的生活經歷 | 導演要負責哪些事? |
感受(Feelings) | 與主觀情緒感受有關 | 你得到奧斯卡獎時的感受是什麼呢? |
發現(Findings) | 經歷使人成長,可以詢問對方這些經歷帶給他什麼發現/啟發? | 拍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後你對人生有新的體悟嗎? |
將來(Future) | 一個人的目標/期許,聚焦未來方向 | 未來想嘗試拍攝什麼樣的電影題材呢? |
在書中,作者透過4F提問法將他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變成精彩感人的故事
2.寫作力-如何捕捉故事
1.隨時記錄
作者說:「故事就像雲, 沒捕捉就變形」用手機備忘錄隨時記錄你日常生活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事,只需要紀錄關鍵字就好。紀錄的目的是累積你的故事資料庫,有需要時就可以信手拈來
2.歸納整理
將零散紀錄的故事系統化歸類成不同的主題,例如: 有趣故事,堅持故事,成功故事….方便你有需要時提取
3.大量轉述
把所聽到的故事講給別人聽,練習表達能力。林肯總統是很厲害的演說高手,他其實下了很功夫,而不完全是因為天分,他常步行五十公里到處聽政治人物演講,律師辯護….等等,聽完之後大量練習,對著玉米田自己練習也好,對著朋友練習也好,這樣的努力讓他成為傑出的演說專家。我們處在網路發達的年代真的很幸運,打開Youtube影片就能觀看許多人的演講以及故事,有空時不妨從網路上的影片吸收素材,內化成自己的演說題材,再轉述給親朋好友吧!
3.行動力-像旅人踏上冒險旅程
隨時帶著充滿好奇的眼睛探索世界,因為故事就藏在裡面
有些人能感受雨,而有些人就只是被雨淋濕
同樣是出去旅行,有些人只是拍照打卡就結束了,有些人則是會了解這個景點背後的歷史文化,深度認識這個地方,他所拍攝的照片,就不僅是風景,而是故事
所以,究竟該如何在旅行中當一位有深度的故事旅人呢?
方法 | 舉例 |
---|---|
挖過去 | 九份除了芋圓有名之外,還有什麼值得深入了解的歷史? 地名的由來又是什麼? |
找話題 | 利用4F提問法與當地店家聊天,挖掘獨家故事 |
傳故事 | 旅行結束後,將見聞與照片記錄下來,分享在你的社交媒體或部落格中,傳遞價值與意義給讀者 |
掌握故事靈魂,讓題材脫穎而出的方法
1.從 王者之聲:宣戰時刻 這部電影中找出故事的三元素
3大元素 | 說明 | 舉例-王者之聲 |
---|---|---|
缺陷英雄 | 英雄不能太完美,有某方面的缺點會拉近與觀眾的距離。完美無缺的英雄會讓人產生疏離,高不可攀的感覺 | 喬治六世 |
超強對手 | 可以是競爭對手/心魔/疾病 | 因為口吃,使他懼怕公開演說 |
持續奮鬥 | 永不放棄的身影,是最感人的 | 不斷接受表達訓練,最終克服障礙,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用堅定流暢的演說鼓舞士氣 |
2.掌握輕鬆說故事的6步驟
步驟 | 說明 |
---|---|
1.目標 | 設定主角,為他設定一個追求的目標/理想 |
2.阻礙 | 追求目標時,遇到什麼阻礙? |
3.突圍 | 面對阻礙時,做了什麼努力? |
4.挫敗 | 努力後還是失敗了,考驗主角對目標的堅持力 |
5.轉折 | 因為一些原因讓事情有了轉折,讓主角有了一線希望 |
6.結局 | 主角是否達成了目標? 或者有其他更好的收穫? |
3.如何成為說故事高手? 活用故事9句話公式就對了!
故事設計師曾揭露:皮克斯動畫都有固定的公式-就是 故事9句話 ,無論是海底總動員,怪獸電力公司,玩具總動員都依循著故事9句話的骨架:
故事9句話公式 | 說明 |
---|---|
從前,有一個_________________ | 設定主角 |
每一天,他_________________ | 主角過著什麼生活? |
直到有一天,________________ | 某些事情的發生讓主角的生活發生轉變 |
幸運的是,__________________ | 主角遇到困難時遇到了什麼好事? |
不幸的是,____________________ | 發生了什麼是讓情況雪上加霜? |
幸運的是,__________________ | 發生了什麼事讓主角化險為夷 |
最後,_____________________ | 劇情最精彩的地方,主角最終有沒有戰勝挑戰? |
從此以後,_____________________ | 事情結束後,主角回歸平常生活? 還是開啟新旅程? |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___________________ | 故事蘊含的寓意與道理 |
小練習: 當你看完一本書或電影後想跟別人分享時,會不會不知道該如何說起? 這時就利用故事9句話來幫你組織架構,經過一次一次的練習,就離皮克斯電影的說故事功力不遠了!
4.讓故事精采的方法
創造英雄,是讓故事精采的最簡單方法。電影像是星際大戰,功夫熊貓,都能看到「英雄旅程」的影子。
只要12步,讓你踏上精彩的英雄塑造之旅
步驟 | 說明 |
---|---|
1.平凡 | 主角過著平凡的生活 |
2.召喚 | 主角受到冒險/興趣的召喚 |
3.拒絕 | 因為某些原因拒絕了召喚 |
4.導師 | 在導師/貴人的引導下接受挑戰 |
5.啟程 | 開啟不平凡的旅程 |
6.敵友 | 認識朋友,但也遇到敵人 |
7.考驗 | 面對重重考驗並成長 |
8.危機 | 主角遇到重大危機,失去珍寶 |
9.寶物 | 主角得到寶物/特殊能力 |
10.回歸 | 變強後的主角對決大魔王 |
11.重生 | 因為一連串的試煉讓主角成為真正的英雄 |
12.領悟 | 領悟人生道理,成為更好的自己 |
你知道嗎? 賈伯斯的成長故事可以套用在這12個步驟上哦! 其實,你也能塑造出屬於自己的英雄故事,你就是你人生故事中的英雄
5.用故事6角色塑造有層次的內心戲
故事中的人物可以分成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。扁平人物的意思是角色性格從頭到尾都一樣,圓形人物是角色的性格會隨著時間與經歷出現多層次的轉變。要塑造一個精采好故事,你必須塑造一個圓型人物,那要如何創造圓形人物呢? 這時就要讓人物內心的6個角色輪番上陣了
故事6角色 | 說明 |
---|---|
天真者 | 內心單純 |
孤兒 | 遭受打擊,內心孤單徬徨 |
流浪者 | 深陷矛盾,嘗試到處探索 |
戰士 | 慢慢找到方向,內心充滿勇氣 |
犧牲者 | 為了完成目標,不惜付出代價 |
魔法師 | 因為願意犧牲自己,得到了珍貴無價的收穫 |
當你要敘說你自己的故事,或者是想分享你所看的書或電影中的角色,甚至是想創造一個虛構人物,試著將這六個角色活躍起來,你就是超厲害的說故事高手
其實,經典人物哈利波特,可以用這六個角色塑造哦!
用故事手法,讓情節栩栩如生
1.用夢想法讓你的自我介紹留下深刻印象
一般我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,談到興趣時,是不是只會說: 「我喜歡看電影 」或 「我喜歡吃美食」就結束了? 當大家的自我介紹都大同小異時,要怎麼脫穎而出呢? 夢想法有個公式: 未來-過去-現在。
未來代表你的夢想,過去代表你的付出,現在代表你的熱情
作者歐陽立中老師書中舉出了這個例子:
大家好,我是歐陽立中! 我的夢想是成為歐巴馬那樣有魅力的演說家,因為我想要用說故事影響更多的人(未來)。 為了完成這個夢想,我時常閱讀,聽演說,參加各種演講比賽(付出) 如果你對說故事有興趣,我很樂意跟你分享如何說好故事(現在,與觀眾做連結,傳遞你的價值)
2.類比法-讓故事從2D變3D
故事類型有三種: 說自己的故事/說別人的故事/說書和電影的故事,這些故事中,最難的部分其實是說自己的故事,因為你不知道該如何說起。善用類比法,讓你的故事從平面變立體。作者舉出一個例子: 問問你自己,如果你是一台車,你會是什麼車?
只要你答出來了,故事也就浮現出來了。
車子類比法的公式是: 我覺得自己是一輛_______車(特質),因為我曾經_______(經歷)
其實不一定要用車來做類比,如果你有想到其他物品,也能用那件物品包裝你的故事
作者在書中以垃圾車作為例子,道出一篇精采故事
3.熱情法-點燃故事的火花

當你想表達自己的時,深怕自己的日常故事不夠精彩,這時可以用熱情法,讓觀眾覺得你說的故事都是新鮮事
運用熱情法的步驟:
步驟一: 在60秒內找出5個讓你引發熱情的事物 (發散型思考)。例如: 衝浪,美食,旅遊,寵物,才藝…等等
步驟二:從5個裡面選出一個最令你狂熱的事物 (收斂型思考) ,這件事就是整個故事的火炬
步驟三:活用內心戲句型,讓故事更有張力
類型 | 句型 |
---|---|
外放型 | 一說到________,我就雀躍無比 |
悶騷型 | 我總是假裝不喜歡________,但其實我超在乎_________ |
4.借物法-用回憶的物品創造故事
有時候,說故事時可以將重點放在一件物品上,帶出濃濃的情感。這個物品可以是一本書,一個娃娃,甚至是一包衛生紙,只要是你覺得重要的物品,哪怕再平凡,都能為故事創造奇蹟。那該如何借物呢?
依循3步驟借物法:
事件步驟 | 說明 |
---|---|
現今:偶然發現 | 無意中發現一件讓你身陷美好回憶的物件 |
過去:回憶故事 | 回到過去,告訴你跟這件物品有什麼情感連結 |
現今:昇華轉變 | 與這件物品相處的過程中,你得到了什麼成長與收穫,或者是因為這件物品,你與家人朋友之間有了什麼深刻的情感連結 |
書中用借物法描述了一篇故事-阿媽的衛生紙,我每看一次就飆淚一次,淚腺發達的千萬不要看!
5.兩難法-就是要讓你揪心!
最經典的故事莫過於“美女與老虎了” 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擊這裡
兩難的故事有三步驟: 兩難,掙扎,抉擇
6.懸念法-把觀眾的好奇心吊起來
有兩種方式吊觀眾胃口:
方法 | 說明 |
---|---|
懸置問題 | 故事開始前先問觀眾一個問題,拉高好奇心,最後再給解答 |
懸置人名 | 先把人物的名子隱藏起來,說完這個人物的故事後,再公佈姓名 |
7.兩路法
這個方法適合拿來包裝你要傳達的道理
步驟1-3 | 說明 |
---|---|
設定兩個角色 | 性格要有鮮明對比,例如: 積極VS懶惰 |
將同一件事分成兩條路 | 兩個角色面對同一件事,因為性格迥異而踏上自己選擇的路 |
結局與道理 | 因為兩個角色的不同選擇,導致成功還是失敗? 這時就可以向觀眾傳達道理 |
8.利用幽默法讓你超受歡迎
裝包袱+解包袱+抖包袱=幽默公式
包袱的意思是裝滿笑料的故事,要好笑,必須先鋪陳,再引爆
包袱 | 說明 |
---|---|
裝包袱 | 先鋪梗,把人物,背景交代清楚 |
解包袱 | 人物遇到衝突或危機 |
抖包袱 | 轉個彎,打破觀眾預期,把笑料抖出來 |
9.許願池-用故事說服他人

平常可以多收集一些故事,將這些故事運用在生活中,用故事說服別人,讓故事為你的許願池
說服標靶+連結故事+偷渡寓意=說服法方程式
公式 | 說明 | 故事舉例 |
---|---|---|
說服標靶 | 標靶=想說服誰+想達到的目的 | 愛因斯坦的爸爸想說服小時候成績不好又調皮的愛因斯坦好好讀書 |
連結故事 | 選一個可以套用的故事,瞄準標靶 | 講了一個關於兩個男孩清掃煙囪的故事 |
偷渡寓意 | 將你要傳達的道理偷渡進來 | 愛因斯坦明白了這個故事背後的意義,開始用功讀書 |
10.顛覆法
你一定聽過很多老生長談的勵志名言,例如: 愛迪生的天才是99%的努力加1%的靈感,或者是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
馬雲用懶人理論顛覆了愛迪生的名言,帶出獨特充滿新意的論點,表達了找對方法比盲目努力更重要,讓觀眾拍手叫好,要如何運用顛覆法呢?
步驟1-4 | 說法 | 舉例 |
---|---|---|
引出名言 | 有一句名言是這麼說的……. |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|
顛覆名言 | 但我不這麼認為,應該是這樣說才對…… | 機會應該是留給主動出擊的人 |
提出證明 |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….. | 點我觀看安海瑟薇爭取斷背山演出機會的故事 |
做出結論/闡述重點 | 所以,我認為…. | 機會是留給主動出擊的人 |
11.爆點法
學習蔡康永的說話方式
今天如果要在節目中介紹一位畫家-常玉,你會怎麼介紹呢?
普通人的說話方式 | 蔡康永的說話方式 | |
敘述方式 | 今天要來介紹一位畫家-常玉,他年輕時到法國學畫畫…… | 我手上這本書,大概只比滑鼠墊大一點,但你知道嗎? 這麼小的尺寸,如果是常玉的油畫,可以賣到三百萬,常玉是如何成為這麼有名的畫家呢? 接下來為你介紹他的故事 |
效果 | 平鋪直敘,如果觀眾不知道常玉是誰,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| 先給爆點,吸引觀眾眼球,再說原因。這種說法會吸引聽眾繼續聽下去 |
爆點(衝擊性)+節點(細節)+重點(啟發觀眾)=爆點法
結論:同樣是傳達同一件事,用不同的方法敘述,帶來的效果卻有如天與地般的落差
12.體驗法-讓觀眾身歷其境
故事是人與人之間最短的距離
演講時,如何讓觀眾對你印象深刻,而且不需要透過3D/4D的電影衝擊感?
傳達想法+特殊道具+衝擊感官+植入想法=體驗法
舉例: 演說家-恩斯科傳達戰爭的可怕
傳達想法 | 戰爭的可怕 |
特殊道具 | 金屬水桶+BB彈 |
衝擊感官 | 將五千顆子彈倒入水桶,發出駭人的巨大聲響,直到沉寂 |
植入想法 | 爆炸聲持續不斷,直到死寂。傳達戰爭的可怕 |
13.感官法-讓觀眾走入你的故事世界
在講故事時,你明明抒發了你的情感,但觀眾無動於衷怎麼辦? 不是因為他們冷淡,而是你沒有在他們腦海植入感官畫面感。講故事,聊天,寫文案都很適合使用這個方法。使用感官法,打破你與觀眾之間的那扇窗
情感(喜怒哀樂)+五感(視聽嗅味觸)=感官法
14.濃縮法-少即是多
一個說故事高手,一句話就能說完故事。
知名小說家海明威曾與朋友打賭: 用6個英文單字,說一個故事
於是他寫下: For sale: baby shoes, never used. (出售:從未用過的嬰兒鞋)
沒有道出早夭的孩子與傷心的父母,短短一句話卻讓人餘韻無窮
說濃縮故事的步驟:
步驟 | 以海明威的故事舉例 |
---|---|
想好故事結局 | 嬰兒早夭 |
想想故事中會出現哪些東西 | 嬰兒鞋 |
組合動詞+名詞 | 動詞:出售 名詞:嬰兒鞋 |
更多舉例:
如何用一句話概括異形這部電影? 你可以這樣說: 異形是在太空船上拍攝的大白鯊
如何講述媽媽得失憶症? 可以這樣說: 今天,我又向媽媽介紹了自己
15.隱喻法
大多數人不喜歡聽別人用數落的方式講道理,會讓人倒彈,導致反效果。如果你想跟一個人講道理,就要把道理包裝成一個隱喻故事,讓對方卸下心防,聽你講故事
16.伏筆法
這個方法除可以運用在電影和小說上,也能運用在你的人生故事中
這個方法在開頭時,就在你心裡種下”因”的種子,到結尾時,讓這個 “因” 萌芽結成 “果”
設計伏筆法的3步驟:
步驟一:在故事開頭埋線索
步驟二:誤導觀眾與繞路
步驟三:引爆結局,呼應線索
17.衝突法
故事如果沒有衝突,就好像沒有漣漪的平靜水面
衝突引線種類 | 舉例 |
---|---|
目標遠大,條件很差 | 患有侏儒症的足球巨星 |
自己的渴望與別人的期待 | 桂綸鎂與父親 |
身分與特質 | 誠實的小偷/心腸軟的殺手 |
世俗信念VS打破框架 | 放眼未來:讓汽車取代馬車的福特汽車創辦人 |
18.金句法
想要引用名言佳句,卻不想落入俗套,就要舊瓶裝新酒,才能讓人沉醉其中
老生常談 | 煥新金句 |
---|---|
腹有詩書氣自華 | 你讀過的書,記得的變成知識,不記得的變成氣質 |
熟能生巧 | 願意花多少時間,決定你有多少燦爛 |
失敗為成功之母 | 遺憾是為下一次的燦爛做準備 |
展現你的演說魅力
克服語無倫次的魔法-三數法
研究顯示,人在最短時間內最多能消化三個單位。如果要你背出這9個數字: 468269753,一時之間很難消化,如果拆分成三組: 468,269,753 是不是就容易多了?
演講時用三數法,不僅可以讓你條理清晰,也能讓觀眾更能明白你想表達的概念
三數法概念舉例:
類型 | 說明 |
---|---|
時序 | 過去,現在,未來 |
條列 | 第一點,第二點,第三點 |
步驟 | 首先,接下來,最後 |
層次 | 低,中,高 / 差,普通,精湛 |
6頂思考帽-讓你言之有物的帽子
當有人問你你的意見時,你是太多想法不知道該如何說起? 還是腦袋一片空白?
戴上6頂思考帽,幫你組織架構,聚焦主題
發表意見時,不需要6頂都用上,挑選幾頂有效的就好
帽子顏色 | 屬性 |
---|---|
白色 | 客觀中立,陳述事實 |
黑色 | 反面思考,點出問題 |
黃色 | 積極正面,分析優點 |
紅色 | 抒發情感,直覺反應 |
綠色 | 創造巧思,顛覆想法 |
藍色 | 全面思考,整合結論 |
如果你想學更多,可以參考這些線上課程
演說冠軍教你「提升創造力-用故事說服人心」
- 故事學作者-歐陽立中老師親自授課
- 上完這堂課,你可以用說故事提升以下能力:表達力,組織力,內容力,行銷力
- 線上影片課程無限觀看+補充講義+討論社團
上台惡夢變美夢:穩健台風的魅力溝通術
- 上台展現演說魅力,遠離緊張挫折感
- 學習說服人心的技巧
- 學習如何創造與觀眾的互動感染力
- 課程循序漸進,帶你一步一步提升實力
結語
希望我的這篇閱讀心得有幫助到你,說故事能力是需要慢慢培養累積的,平時可以試著活用書中的內容,增進說故事與寫作的能力。書是死的,但你的思想是活的,試著把書中的概念內化成屬於你的素材。如果想了解完整的故事學內容,可以購買回家詳讀,也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心得哦!
推薦閱讀
天才真的是天生的嗎?透過刻意練習,掌握成為天才的成功路線圖-紓果坊
透過刻意練習,喚醒你沉睡的天賦潛能,只要透過書中的秘訣,你也能成為天才